摘要:商用航空高效长距运输的特点改变世界交流沟通的途径和范围,国际航空枢纽也成为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全球化的关键节点。本文根据全球机场运输数据以及国际航空运输数据发展及对比趋势,分析探索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的竞争潜力。
机场航空运输量的大小反映区域交流和活动水平,从全球最繁忙机场中可以探寻机场枢纽功能特点。
1.全球最繁忙机场排名分析
根据国际机场协会(ACI)2013年统计结果,全球最繁忙的30个机场如下描述。
表1: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飞机起降架次TOP30

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反映机场的大小和运输服务能力。中国北京首都机场排名第六,广州白云机场排名第26名,香港国际机场排名第29名。美国有17家机场入榜,前5名全部为美国机场,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最强的航空大国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增长最快,增速高达11.9%,排名22名。2008年的全球TOP30,美国有21家入榜,亚太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入榜。
表2: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TOP30

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反映机场的旅客周转能力。中国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排名第2,增长2.9%;广州白云机场排名16,增长8.9%;上海浦东机场排名20,增长4.5%。增长最快的三大机场为阿联酋的迪拜国际机场,增长15.2%,排名第7;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排名18,增长14.9%;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国际机场排名21,增长17.4。
美国有11家机场入榜,相比与起降架次排名入榜数量有所减少,但是绝对量超过亚太。
亚太有9家入榜,其他入选的亚太机场包括,日本羽田国际机场排名第4,增长3.5%;香港机场排名11,增长6%;印尼苏加诺-哈达国际机场排名第10,增长4.3%;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排名13,增长6.2%;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排名25,增长7.7%。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排名17,下降2%。
2000年的全球TOP30,美国有18家机场入榜,亚太只有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和香港的4家机场入榜。
表3: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货邮吞吐量TOP30

机场货邮吞吐量反映贸易活动量。香港机场排名第1,美国的孟菲斯排名第2。中国上海浦东机场名第3,韩国仁川机场排名第4,台北桃园机场排名15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排名13,广州白云机场排名19,深圳机场排名24。
迪拜排名第6,樟宜排名12;伊斯坦布尔排名22。日本有两家入榜。
美国有8家机场入榜,相对于起降架次和旅客运输量,上榜机场数量较少,但也是入榜最多国家。
2002年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TOP30,美国有13家入榜,日本有3家,中国有3家,还有香港和台湾桃园机场。
2.全球最繁忙国际客运及国际货运机场分析
从国际旅客运输量和国际货物运输量,可以看到全球机场国际枢纽功能和竞争力情况。
表4: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TOP30

国际旅客运输量反映机场的国际对外交流活动能力以及开放程度,这是国际航空枢纽的客运最关键指标。排名前5的依次为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,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,香港国际机场,法国巴黎国际机场,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。
排名第二的迪拜国际机场增长15.5%,引人瞩目。韩国仁川排名第9,增长7.5%;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增长15.9%,排名第10;台北桃园机场增长10.6%,排名15。美国有两家机场入榜。
中国大陆没有一家机场入围,中国三大机场的国际旅客吞吐量低于全球TOP30。
2005年的全球国际旅客运输量TOP30,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和洛杉矶国际机场入榜。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1454万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30。英国有四家入榜,伦敦就有三家入榜。
表5: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TOP30

国际货邮运输量是长途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指标。2013年全球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排名前5分别是:中国香港国际机场,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,韩国仁川国际机场,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。台北桃园机场排名11;北京首都机场排名20,增长5.3%;广州白云机场排名24,增长16.3。
其中阿联酋的迪拜机场保持较高增长,增长率6.7%;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国际机场增长21.9%,排名22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增长14%,排名28。
3.最具潜力的国际航空枢纽
综合以上五个排名,重点考量最繁忙机场中的国际客运和国际货运两项指标,以及各机场各项指标的增长情况,遴选最具潜力的国际航空枢纽机场。
第一,迪拜国际机场: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七,全球货运排名第六,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二,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二,且保持持续高速增长。
正在建设中的迪拜新机场命名为“迪拜世界中心国际机场”,位于杰拜阿里港东侧的沙漠中,耗资330亿美元,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和整个中东地区的新地标。预计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.6亿人次,货邮吞吐量1200万吨。(详细参见民航资源网“迪拜国际航空枢纽战略的成功经验”)
第二,香港国际机场:飞机起降架次排名29,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11,全球货运排名第一,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三,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一。
香港机场依托开放自由港的优势,大力打造国际海陆空综合枢纽。2013年,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5990万人次,货邮吞吐量共412万公吨。机场连接全球约180个航点,包括44个内地城市。超过10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营运,每天提供超过1000个航班。香港机场坚守“安全、营运效率、顾客服务及环境”四大原则,超过50次被推举为全球最佳机场。
香港国际机场成功发展为航空枢纽,多年来推动航空交通需求高速增长。IATA估计,到2030年香港国际机场每年处理的客运量将达1.023亿人次,货运量达890万吨,飞机起降量则达61万架次。正在建设的香港机场第三跑道系统可以满足2030年1.3亿人次,1000万吨货邮吞吐量的需求。
第三,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: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25,全球货运排名第九,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四,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三。
仁川国际机场是韩国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,国际机场协会(ACI)2006年到2013的调查,仁川国际机场连续7年获得“全球服务最佳机场”第一名。(参见民航资源网“2013年ACI全球最佳机场排名”)
按照四期建设规划,仁川机场预计将于2020年最终极目标完工。在全体完工后,仁川机场将拥有2个旅客航站大楼、4座卫星客运廊、128个闸口及4个平行的跑道。仁川每年将能处理1亿人次的旅客及700万吨的货物。仁川预估能在2020前成为全球十大繁忙机场,而且还有扩张的空间。
第四,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: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13,全球货运排名12,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五,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八。
自1981年启用以来,樟宜机场以其优质服务享誉航空界,在1987年至2013年间共赢取超过400个奖项 ,其中在2013年赢得25个最佳奖项。虽然樟宜机场受到土地限制,但它亦曾构想为新加坡首个可永续使用且能不断扩建的机场。机场有一个长期发展计划,即是不断填海去扩大近一倍面积,目的是使樟宜机场能容纳最少2个航站楼和跑道。机场主计划是营运初期建成2个航站楼和跑道,之后在未来数年再增建2个航站楼。首期工程包括1条跑道和航站楼4、5个停机坪、充足的支援设施,